昨日擒得2尾鲤鱼,对南横引河的好感大增,自信心也极度膨胀,鲤鱼并不是那么难钓的,主要在于崇明岛的鲤鱼较多,并且水深力大,斤把重的鲤鱼在刚中钩的刹那以为是三四斤的,让人极度过瘾,这也是特别钟爱且推崇崇明岛野钓的主要原因,还有路途近,电动车远的十几二十分钟,近的五六分钟,要想简单方便,村子里的小河出家门步行三四分钟就可以,传统钓就能过钓瘾,比起上海起码七八公里的路程着实方便了许多。
晚上睡觉时就在琢磨今天去哪儿钓,现在就怕太阳,昨天的位置早晨太阳被桥梁挡住,10点以后太阳会转移过来,但预报说有三四级的西北风,在几十米宽的南横引河风力恐怕会更大,伞撑不了,于是计划好,先去南横引河瞅瞅,如果风大就去四滧河,那里四周有高岸和大桥阻挡,风力应该不会大。
才5点多就到了南横引河,心凉了半截,水面上浪涛滚滚,至少五六级风,显然是不能钓的,
于是按计划去了四滧河。四滧河上太阳刚升起,金色的阳光洒在平静的河面上,更显得幽静自然。
在河东桥南的二边坐下,大边在早晨会被太阳晒到,只有二边头顶有横梁,右侧有桥面挡着,在中午前阳光晒不到这里。
一竿竿地抛竿,水纹丝不动,可以用水平如镜来形容。
从6点不到开钓一直到9点半,浮标只偶尔晃过几次,不是鱼吃食的动作,对岸的老者拎上一尾鲫鱼,旁边新桥上的钓友也直嘀咕着怎么钓不到?他们那里水浅没鱼,我这里2米的水深也没鱼,邪门了!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?崇明岛上有“水动鱼才动,水不动鱼也不动的”传闻,从以往的情况来看,确实如此,死守下去肯定没戏,还是去有水流的地方,附近有水流唯有南横引河。昨天那个位置不理想,下午阳光晒,遮阳伞挡不住五六级的大风,猛然想起,西面有座桥,桥东,河南岸,到了下午太阳就被大桥挡住,不是很好的钓位吗?想到就做,最快速度赶到那里才10点。
果然,南横引河的风力和早晨一样大,恰巧南岸有一排树丛,有个混凝土堆突出岸堤,头上是树荫,正好挡住太阳,绝佳的钓位呀!
看水色,浑而不浊,可以的。昨天五米四甩了一天,太累,今天用轻巧的四米八,2.5号主线,1.25号子线。水在朝西流,风往东吹,这样真好,大跑铅沉底钓。
刚找完底就来一艘货船,离得远,没事。
下一竿到底后提竿怎么有东西?一条黄颡被钩上来,这样也有,有趣,放生。
后来一艘货轮,抽了几竿饵料做窝。
似乎浮标在风谷浪尖有个下挫,管它是不是口,提了再说,一提,果真有鱼,还不算小,在中钩的瞬间将它提离底,还没做好第二步,它却往左,横着走,竿子已经弓起来,人还没从钓箱上下来,它像一头牛似的只往前走,在形成钝角时感到不妙,顷刻间,钩线弹回,1.25号子线少了上钩,下钩钩了一小块鳞片,
来之不易的大鱼就这样拜拜了,为什么不上1.5号子线呢?至少还能相持几个回合,痛定思痛,上2号子线。4.8米的主线是2.5号,生怕波及浮标,直接拔掉浮标,反正水流已经朝西流,和风一个方向,完全没问题,于是时间就在一竿竿的期待中慢慢度过。
阳光那么好,风力那么强,带给人舒适的同时,鱼也没口。当然,直接看竿尖抖动的钓法也限制了小鱼的吃口。唯有翱翔的白鹭随时停下,自由自在地觅食。
14点半了,吃完点心,准备下午晚高峰的战斗。斜对岸的人家靠水吃水,在河边装了大钣网,隔几分钟捞出些许小鱼,河鲜倒是不愁。
15点后,水流慢下来,插上浮标后的动作开始多起来,有的下顿,提竿无鱼,知道钩大,小鱼吃不进,伊势尼6号钩,反正见到口就抓,钓得这么钝,等见到信号都不知道晚了多久了,再不提竿就没了。露出水面五六目的浮标,猛然下沉两目多,当然要提竿了,中了大物,它往右边游去,刚要下钓箱,线组弹回,子线无伤害,定是吃得不牢所致,见子线稍有弯曲,换,情愿钓不到也不能再有遗憾发生。特意把道系的2号线当成子线用,不用它的柔,只要它的刚,来一条就给我硬上,不用拖泥带水。
天色渐渐昏暗下来,6点多还能勉强看得出示目,又是毫不经意的一口,扬竿似挂到重物,鲤鱼来了。
弓起竿,第一时间下钓箱,这家伙猛地跃出水面,小鲤鱼啊!
水深锻炼鱼,它拼了命地逃,始终被钓线所牵引,一分钟后无力进了抄网,才斤把重,怎么力气这么大?
大小不论,手感那时杠杠的,这才是崇明的野鲤,这才是南横引河的野鲤,劲大量足,持久性长,让钓者充分领略到野钓的快感!
18点,当最后一缕晚霞笼罩在南横引河时,河面波澜不惊,由白天的波涛汹涌变成了温婉如玉,
水流没变,河南岸这边老是有漂浮物碰到钓线,浮标时而被压入水中,时而被杂物缠绕,烦不胜烦,此处蚊子也多,喷了好多花露水照样在身旁“嗡嗡”乱叫,没口,还有这烦人的东西,收了,明天赶早!
鱼获:鲤鱼一尾,9两。
总结:
1.崇明岛野钓,一定要水动鱼才肯动,早晨四滧河全体哑火,转到南横引河不多久就断子线就是例证。
2.水深的地方钓鲤鱼要用粗点的子线,经验都是用失败的教训得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