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鱼获的因素非常多,尤其是野钓。在钓点选择正确的前提下,掌握聚鱼和调漂的方法就非常重要了,下面是一位老钓手分享的野钓经验,希望对爱野钓的钓友有所帮助。
一、聚鱼
真正的垂钓高手首先是聚鱼高手,他可以根据天气及水域的具体情况,能正确的判断用哪种味型、什么状态的窝料,快速的把鱼诱进窝。窝子里有鱼了,才能有钓技的用武之地,否则,大家懂得。所以能适实情的开一款好窝料是非常重要的。
3月21号是春分,气温的不断升高,鲤鱼也要开口了,老钓手提供了一款鲤、鲫兼聚快速起窝的窝料,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。
酒米(1斤小米+100克曲酒+30克蜂蜜+1包牛B鲫,泡一周左右)30%,螺鲤30%,野战蓝鲫30%,谷香型超诱10%,加水搅拌均匀,手握成团即可,抛入钓点,可快速聚鱼,适合华东、华北的广大地区。
二、调漂
调漂有时很简单,但有时需要很细致、步骤多些。当我们去水库、野河等自然水域钓鲤鱼时,就比较简单,找底定调目,挂饵定钓目,钓灵钓目就低些,钓顿钓目就高些,基本上都是生口鱼,漂相比较大,大多黑漂逮死口,不能说百发百中,也差不多。
但是钓鲫鱼就要把漂调的细致,因鲫鱼生性胆小,吃饵时更是狡猾,稍微注意不到细节,鱼获就会差很多。垂钓鲫鱼调漂的步骤:挂双钩半水定调目、称钩重(单钩压几目)、称饵重(单饵压几目)、下钩挂铅找底(调几目就找几目)、判断是否有酱层、双钩挂饵定钓目。为什么要称钩重与饵重呢?
我们要想钓灵、钓顿、钓不灵不顿,必须知道双钩在水下的状态,而双钩在水下是何种状态,与钩重、饵重有分不开的关系:当饵重大于调目+钩重-钓目,上钩是触底或躺底的,钓的是顿或不灵不顿;当饵重小于调目+钩重-钓目,上饵是离底的,那我们钓的就是灵。
当浮漂有动作,但是刺不到鱼,总是空竿,说明钓的太灵敏,应增加钓目,把浮漂往上移,使上饵离底改成触底或躺底。当看不到浮漂有信号,但抬竿中鱼,且鱼已吞钩,说明钓的太顿了,就要减少钓目,把浮漂往下移,使上钩由躺底改为轻触底或离底。
三、鱼竿
野钓的鱼竿选择,个人推荐两个原则:宁长勿短,宁软勿硬。当然这只是两个最普遍的选择,如果你清楚鱼情,还可以针对性的选择配置。
宁长勿短:在自然水域作钓,鱼相对谨慎,因为各种捕捞频繁,导致鱼蛰居深处。所以此时一寸长一寸强,长杆能更多的接触到大个体的鱼种。
宁软勿硬:因为自然水域作钓,不清楚鱼的个体大小,惊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,所以很多野钓的朋友都会使用较大的线组,以确保宁断杆不跑鱼。但是在碰上大鱼这个程度上来说,软杆溜鱼优势更明显,硬杆操作不当,极易导致断杆,但是软杆不会,故而宁软勿硬。
以上就是关于野钓方面的经验,只有根据鱼情的变化不断的调整,才能更多的钓到鱼。如果你也是野钓达人,有好的技巧和经验,欢迎一起探讨,共同学习。